说到华佗大家都不陌生,电视和小说中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无药可救的人:“就算华佗在世,也无办法”,亦有人用“华佗再世”、“元化重生”来形容一个人医术高明就像华佗再生一样。由此可见,被世人所牢记的华佗有多么的了不起。
华佗,字元化,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,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,华佗与董奉、张仲景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他医术全面,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各科,对外科尤为擅长,精于手术。少时曾在外游学,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,行医足迹遍及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苏等地。华佗一生行医各地,声誉颇著,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。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。不求名利,不慕富贵,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研究,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条件。除了治病救人,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作了麻沸散和五禽戏:
1、麻沸散
华佗不但精通方药,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。他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,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,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,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。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,在华佗之前就有人使用。不过,他们或者用于战争,或者用于暗杀,或者用于执弄,真正用于手术治病的却没有。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,又观察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态,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,正式用于医学,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,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。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,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,生草乌、全当归、香白芷、川芎各四钱,炒南星一钱。自从有了麻醉法,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,治好的病人也更多。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针灸、汤药不能治愈的腹疾病,就叫病人先用酒冲服麻沸散,等到病人麻醉后没有什么知觉了,就施以外科手,剖破腹背,割掉发病的部位。如果病在肠胃,就割开洗涤,然后加以缝合,敷上药膏。四五天伤口愈合,一个月左右,病就全好。他的外科手术,得到历代的推崇。明代陈嘉谟的<本草蒙筌>引用<历代名医图赞>中的一诗作了概括:“魏有华佗,设立疮科,剔骨疗疾,神效良多”。可见,后世尊华佗为“外科鼻祖”是名副其实的。
2、五禽戏
古代的人们,由于科学不发达,错误地认为“死生由命,富贵在天”,认为人们只能听凭老天爷的摆布。而华佗却不相信这一套。他认为,人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积极主动的作用,增进健康,抵御疾病。他赞成我国古代 “不治已病,治未病”的重预防思想。他相信人的生命不在于天,而是在于运动。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办法,使人能够延年益寿。
有一天,华佗看见老鹰在天上翱翔,两只伸张开了的翅膀带动着躯体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。由此,他想起了草原上的鹿,山岭上的虎以及森林中的猿猴和狗熊,它们是那样的强健,又有各自的特点。如果我们能够取其所长,用于自身,岂不能像它们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地上吗?从此以后,华佗潜心钻研这五种禽兽的动作特点,然后根据医书上的穴脉原理,创造了一套医疗体操,称作“五禽戏”。五禽戏就是要求人们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做出各种动作,以促进血液循环,使全身关节和肌肉都能得到舒展,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。华佗的“五禽戏”很受人们的欢迎,很快就在许昌一带普及开了。有许多体弱的人由于坚持做“五禽戏”,体质明显地得到了增强。
早在1700多年前,华佗提出的“生命在于运动”的思想,至今仍对人类的保健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。你看,每天早起的大爷、大妈们在公园里练五禽戏、练太极、舞剑、跑步等,他们的身体状况远比我们这些总宅在屋里的人要健康,所以,赶紧运动起来吧!不要让你的身体一直处于休眠状态。
- 下一篇:人参